在日常生活中,常常能听到大家介绍茶叶时说:“白茶茶性是凉的,可以‘下火’”“红茶茶性是热的,可以暖胃”……如果按照古人的说法,所有的茶都是凉性的,没有热性的。唐代陆羽在《茶经》中说:“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。”“茶之为用,味至寒,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,若热渴、凝闷、脑疼、目涩、四支烦、百节不舒,聊四五啜,与醍醐、甘露抗衡也。”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茶苦而寒,阴中之阴,沉也,降也,最能降火。”
既然说茶叶都是寒凉的,那为什么人们觉得有些茶是“下火”的,有些茶是暖胃的呢?这跟茶叶的加工过程特别是发酵程度有很大关系。绿茶不经发酵、白茶发酵程度很轻微,故而茶性比较凉,凉可抵热,自然是“下火”了。青茶又名乌龙茶,属于半发酵茶,寒凉之性就差一些。红茶、黑茶是全发酵茶,寒凉之性就很弱了,而且发酵后的茶有健胃作用,喝了之后感觉胃很舒服,人们便觉得红茶、黑茶有暖胃之功。黄茶虽然不经发酵,但在制作过程中有“闷黄”这一工序,闷的过程也有类似发酵的作用。所以说,茶叶只有凉性强弱的差异,而没有寒热温凉的区别。
茶叶以颜色命名可分为红、绿、青、黄、白、黑六种。红茶常见的品种有祁红、滇红、金骏眉、正山小种等;绿茶常见的品种有龙井、碧螺春、太平猴魁、黄山毛峰、六安瓜片等;白茶常见的品种有银针、白牡丹、贡眉、寿眉等;青茶又称乌龙茶,常见的品种有武夷岩茶、铁观音、凤凰单丛、冻顶乌龙等;黄茶因其“黄汤黄叶”而得名,常见名茶包括蒙顶黄芽、君山银针、霍山黄芽等。我国晋南、晋东南地区如安泽、古县、屯留、浮山、洪洞等地人家常喝的大叶茶就属于黄茶。黑茶加工时堆积发酵的时间较长,著名的云南普洱茶、广西六堡茶、湖南黑茶等属于黑茶。
许多方书都记载茶有清头目、除烦渴、化痰、消食、利尿、解毒等功效。茶是人们日常享用的一种饮品,“茶余饭后”这句成语,充分说明饮茶在生活中的地位几乎是与吃饭同列。据研究,茶叶中富含茶多酚、咖啡因、茶多糖、茶氨酸等植物成分,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。此外,茶叶中还含有多种矿物质,以锌、硒、氟较多,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,可以清除体内脂质过氧化物,保护心血管和心肌健康,增强免疫功能。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,饮茶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、脑卒中、心血管疾病以及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。(责任编辑:高继明)
(来自:中国中医药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