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73-5088120
xxcjzyy@163.com
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室导航
中医科
中医科
中医科
中医科
中医科

针对各类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、治疗和康复。该科室分为中西医结合科、中医内科和中医老年病科。医生4人,其中主治医生2名,主治内科疾病,消化科及精神科等疾病。

科室图库
中医科
中医科
中医科
中医科
咨询热线: 0373-5088120
主治疾病
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失眠 感冒 发热 咳嗽 鼻炎 扁桃体炎 咽炎 疱疹性咽峡炎 反复呼吸道感染 腹泻 便秘 腹胀 腹痛 胃痛 厌食 呕吐
主治医生
医院现有医护人员45名,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精神科医师有2名,其它中高级职称医师有3名,执业医师有5名,我们始终秉承救死扶伤的理念,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,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。时刻为病人着想,坚持廉洁奉公,严谨求实,奋发进取,不断钻研医术,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。
孙泽
孙泽
职称:
助理医师
所属科室:中医内科
了解更多
孙泽
孙泽
职称:
助理医师
所属科室:中医内科
孙泽 中医内科

本科学历,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,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,从事精神科工作4年余,曾进修于河南省精神病医院,擅长常见处理外科疾病及精神科常见疾病的治疗。

医师职称:助理医师
苗红
苗红
职称:
主治医师
所属科室:中西医结合科
了解更多
苗红
苗红
职称:
主治医师
所属科室:中西医结合科
苗红 中西医结合科

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,本科学历,中国共产党党员,从事临床工作14年,从事精神科6年余,先后到北京回龙观医院、河南省精神病院、新乡市精神病院进修学习,擅长采用中药调理各种常见的内科疾病,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、抑郁症、双相情感障碍、失眠等各类精神疾病。

医师职称:主治医师
陈海珍
陈海珍
职称:
主治医师
所属科室:中医老年病科
了解更多
陈海珍
陈海珍
职称:
主治医师
所属科室:中医老年病科
陈海珍 中医老年病科

毕业于黄河科技学院,从事基层工作十余年,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,擅长处理感冒、发热、咳嗽、鼻炎、扁桃体炎、咽炎、疱疹性咽峡炎、反复呼吸道感染、腹泻、便秘、腹胀、腹痛、胃痛、厌食、呕吐等常见病治疗及预防,对精神科疾病有一定认识。

医师职称:主治医师
健康科普
中国传统医学,是研究人体生理、病理,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。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,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,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。
夏天离不开一碗炒米茶
我老家在湖北省钟祥市,夏天时炒米茶是我们当地每家每户餐桌上的标配。虽然以茶冠名,但它其实不是饮品,而是被当作主食。 大米性平、味甘,具有补气生津、健脾止泻的功效,炒制以后可增强其健脾消食的作用,而炒米汤能祛湿开胃,大人小孩都适用。《幼幼集成》里讲小儿发水痘:“凡一切瓜果生冷之物,不可与食,惟炒米汤饮之为宜。”儿科专著《万氏秘传片玉心书》里也记载了以炒米汤下各类丸药。 制炒米茶时炒米是个力气活,把白白的大米放入铁锅,先用小火慢慢加热,不停地翻炒,把生米炒熟,直到白米全部变成杏黄色,香味扑鼻。小时候在闷热的厨房里,看着妈妈拿锅铲不停翻炒,柴火不好控制火力,停一下就会把米炒糊了,那情景现在印象还很深刻。一般家里会一次炒出一大锅来,把炒米盛出来晾凉,放在密封容器里,香味能保持很久,每次要用时再抓些出来。 炒米和水的比例大约是1比10,一起放在锅内烧开,看着米在水中上下翻滚,等到微微开花了再煮两分钟就得关火盛起来。这时的米和水会自然分开,要是继续放在锅里,热量就会让它变成米糊状,既不好看也不好吃了。一大碗米茶放在餐桌上,颜色比茶水稍深一些,米花沉在碗底,上面是澄清的米茶水,不放在冰箱里也自然清爽,口渴时舀起一勺米茶水,沁人心脾,特别解渴。(邓琼)(责任编辑:高继明)(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)
查看详情
温中散寒用生姜
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了。俗话说: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用医生开药方。”日常生活中,生姜的妙用有很多。《本草纲目》言:“姜,辛而不荤,去邪辟恶,生啖熟食,醋、酱、糟、盐、蜜煎调和,无不宜之。可蔬可和,可果可药,其利博矣。”生姜是厨房的常备品,也是临床中常用药。其性味辛、微温,入肺、脾、胃经,具有发汗解表、温中止呕、解毒的功效。   现代研究表明,生姜富含辛辣素、姜油、姜酮、姜黄素、姜酚、水芳烯、纤维素、淀粉、脂肪、蛋白等多种营养素及生物活性成分,对抗菌消炎、镇痛、抗氧化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、降血糖血脂等具有一定功效。 下面推荐几款生姜美食:   姜撞奶 材料:姜50克、牛奶250毫升、白糖30克。 做法:取老姜去皮,榨汁过滤去滓,盛入碗中;牛奶加白糖置于炉上,慢火加热,煮沸;用勺子搅拌降温至约70~80℃,高高地迅速冲入盛姜汁的碗中;盛入碗中的姜撞奶不再搅拌,盖上盖子,闷约15分钟,待其自然凝固即成。 功效:此方法出自民间。姜健胃除湿祛寒,牛奶补气血强筋骨,合用共奏驱寒暖身、滋补保健、延年益寿之功。   当归生姜羊肉汤 材料:当归50克、羊肉500克、生姜60克、葱30克,食盐适量。 做法:羊肉切块后,用一锅滚水汆烫去血水,捞出洗净沥干;生姜洗净后,切块,用菜刀拍扁;另置汤锅添水加热备用;将羊肉块倒入炒锅,加入姜块,大火翻炒加热至姜味飘出,随即倒入热好的水中,放入当归,一同煮沸,转小火续煮约2小时至皮肉皆软,最后加盐调味即可。 功效:此方出自《金匮要略》,当归补血活血、润肠通便,生姜发汗、止呕、解毒,羊肉补虚,共奏益气补血、温中祛寒、调经止痛之功。   陈皮姜枣汤 材料:陈皮10克,生姜50克,大枣数枚,红糖适量,水500毫升。 做法:生姜剁成碎末,与陈皮、大枣一起放入锅中,加水,煮沸后改文火,煎3~5分钟即可,加适量红糖调味,趁热饮用。 功效:此方法出自民间。陈皮理气降逆,大枣补益脾胃,姜暖胃驱寒,共奏健脾和胃、理气宽中之效。   红薯生姜汤 材料:红薯250克,生姜3片,冰糖适量。 做法:红薯洗净后去皮切块,生姜切片。以上食材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,加入适量冰糖后即可饮用。 功效:此方法出自民间。红薯有健脾养胃、润肠通便的作用,搭配温中散寒的生姜,共奏益气润肠之功。 值得注意的是:不吃腐烂的生姜,吃姜可不去皮,阴虚火旺、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者不宜长期食用生姜;即使是体质平和的人,也不可大量、长期食用生姜,一般每次以3~10克为宜。(责任编辑:高继明)(来源:中国中医药网)
查看详情
茶叶有寒热温凉之说吗
在日常生活中,常常能听到大家介绍茶叶时说:“白茶茶性是凉的,可以‘下火’”“红茶茶性是热的,可以暖胃”……如果按照古人的说法,所有的茶都是凉性的,没有热性的。唐代陆羽在《茶经》中说:“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。”“茶之为用,味至寒,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,若热渴、凝闷、脑疼、目涩、四支烦、百节不舒,聊四五啜,与醍醐、甘露抗衡也。”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茶苦而寒,阴中之阴,沉也,降也,最能降火。”  既然说茶叶都是寒凉的,那为什么人们觉得有些茶是“下火”的,有些茶是暖胃的呢?这跟茶叶的加工过程特别是发酵程度有很大关系。绿茶不经发酵、白茶发酵程度很轻微,故而茶性比较凉,凉可抵热,自然是“下火”了。青茶又名乌龙茶,属于半发酵茶,寒凉之性就差一些。红茶、黑茶是全发酵茶,寒凉之性就很弱了,而且发酵后的茶有健胃作用,喝了之后感觉胃很舒服,人们便觉得红茶、黑茶有暖胃之功。黄茶虽然不经发酵,但在制作过程中有“闷黄”这一工序,闷的过程也有类似发酵的作用。所以说,茶叶只有凉性强弱的差异,而没有寒热温凉的区别。   茶叶以颜色命名可分为红、绿、青、黄、白、黑六种。红茶常见的品种有祁红、滇红、金骏眉、正山小种等;绿茶常见的品种有龙井、碧螺春、太平猴魁、黄山毛峰、六安瓜片等;白茶常见的品种有银针、白牡丹、贡眉、寿眉等;青茶又称乌龙茶,常见的品种有武夷岩茶、铁观音、凤凰单丛、冻顶乌龙等;黄茶因其“黄汤黄叶”而得名,常见名茶包括蒙顶黄芽、君山银针、霍山黄芽等。我国晋南、晋东南地区如安泽、古县、屯留、浮山、洪洞等地人家常喝的大叶茶就属于黄茶。黑茶加工时堆积发酵的时间较长,著名的云南普洱茶、广西六堡茶、湖南黑茶等属于黑茶。   许多方书都记载茶有清头目、除烦渴、化痰、消食、利尿、解毒等功效。茶是人们日常享用的一种饮品,“茶余饭后”这句成语,充分说明饮茶在生活中的地位几乎是与吃饭同列。据研究,茶叶中富含茶多酚、咖啡因、茶多糖、茶氨酸等植物成分,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。此外,茶叶中还含有多种矿物质,以锌、硒、氟较多,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,可以清除体内脂质过氧化物,保护心血管和心肌健康,增强免疫功能。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,饮茶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、脑卒中、心血管疾病以及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。(责任编辑:高继明)(来自:中国中医药网)
查看详情
荔枝味美性偏热 盐水浸泡可降燥
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”眼下正是荔枝上市的季节,荔枝不仅是果肉甘润、营养丰富的水果,更是一味功效颇多的中药。   荔枝药用价值 荔枝味甘、酸,性温,入心、脾、肝经,可止呃逆,止腹泻,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。同时能补脑健身、开胃益脾,有促进食欲之功效,《玉楸药解》言其“暖补脾精,温滋肝血”。 除荔枝肉外,荔枝核也是临床常见的一味中药,其药性辛温,专入肝经,有疏肝理气、散结止痛之功效,为治疗肝经寒凝气滞所致的疝气、睾 丸肿痛的常用要药。 明代李时珍云:“荔枝核入厥阴,行散滞气,其实双结而核肖睾 丸,故其治疝卵肿,有述类象形之义。”此外,荔枝核配木香,用于肝气郁滞的胃脘疼痛;配香附用于肝郁气滞的痛经及产后腹痛。   荔枝食用方法 荔枝虽然味美,但其性偏热,因此不适于阳盛以及阴虚燥热、湿热偏盛之人食用。普通大众也应适量服用,若真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,势必造成“上火”,引发牙龈肿痛、诱发疮痈等,严重者还会导致“荔枝病”,出现头晕、心慌、出汗、乏力等低血糖症状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正确食用荔枝呢?   盐水浸泡可去火降燥 盐有清火凉血的作用,可以在吃荔枝前后适当喝点淡盐水,也可以把荔枝肉置于淡盐水中,泡一小会后再食用,可去火降燥。另外,荔枝壳性苦寒,能解荔枝之热,吃完果肉后,还可用荔枝壳煎水喝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痘疮出发不爽快,煎汤饮之;又解荔枝热,浸水饮。”   忌连续大量进食 吃荔枝一次不要超过10个,多食会令肝火上升,导致喉干舌燥,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恶心、四肢无力、晕眩等不适。特别是儿童,吃3~4粒即可,多吃易生热病。另外,荔枝含糖量较高,糖尿病患者应忌食。   不宜空腹食用 新鲜荔枝的含糖量很高,空腹吃荔枝会刺激胃黏膜,会出现胃痛、胃胀等胃部不适症状。建议在饭后半小时进食为宜,一次进食量也不宜过多。 此外,开车前吃荔枝可能会被测出酒驾。因为荔枝糖含量很高,在运输和贮藏的过程中进行密封,导致荔枝容易发生无氧呼吸即发酵,产生酒精。食入后口内的酒精含量就会瞬间上升,造成检测数值上升的假象。当我们遇到吃了荔枝后被查出酒驾的情况,可以等待3~5分钟再检测,或者大量饮水、使用漱口水漱口。(责任编辑:高继明)(文章来源:中国中医药网)
查看详情
荷:全身是宝 入馔防暑正当时
炎炎夏日,公园里的荷花也进入了较佳观赏期。荷花清香远溢,凌波翠盖,是文人骚客喜爱的花草之一。历代咏写荷花的诗句层出不穷,如南北朝江洪《咏荷诗》中的“碧叶喜翻风,红英宜照日”,唐代李白的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,周敦颐《爱莲说》中“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灈清涟而不妖”等,都流传千古。除了具有欣赏价值外,荷花还是女性用来养颜悦色的好帮手。《本草纲目》载荷花能“镇心益色,驻颜轻身”。体内的血流通畅,面部血液供应充足,肌肤才能红润有光泽,而荷花可以活血化瘀,能将体内的瘀滞之物化去,促进气血的流通,进而达到美肤养颜的效果。关于荷叶有一个传说:古时洪水泛滥,谷物匮乏,长久许多人患上了泻痢,还有便血的症状,死者无数。后来人们无意间食用荷叶后,这些症状便很快消失了,人们便记住了荷叶的功用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详细记载了荷叶有“生发元气,裨助脾胃,涩精滑,散瘀血,消水肿痈肿,发痘疮,治吐 血咯血衄血,下血溺血血淋,崩中产后恶血,损伤败血”的功效。中医认为,其味苦,性平,有清暑利湿、止渴生津、止泄泻热、止血的功用,现代临床上常用于暑湿口渴、泄泻及吐 血、便血等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将新鲜的荷叶洗净之后,切成小碎片,晒干后煮茶喝,适宜夏天清热解暑。 莲子味甘、涩,性平,入心、脾、肾经,具有养心安神、补脾止泻、涩精止带等功效,是老少皆宜的滋补品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列其为上品,谓其“主补中,养神,益气力”。《本草纲目》称其具有“交心肾,厚肠胃,固精气,强筋骨,补虚损,利耳目,除寒湿”等功效。家庭餐桌上也时常有荷叶、莲子的身影,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食疗方。降脂荷叶粥材料:鲜荷叶1张、粳米100克。做法:1.将新鲜荷叶洗净切丝,粳米淘洗干净备用。2.将切好的荷叶丝放入沸水中煮15分钟后捞出去渣。3.将洗净的粳米放入刚才煮荷叶的水中,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25分钟即可。功效:清热化痰、祛脂降浊。适用于暑热症及高脂血症患者。百合莲子粥材料:莲子30克、干百合20克、粳米150克、枸杞2颗。做法:1.莲子提前用温水泡开,干百合捻成碎末备用。2.锅中放水,水开后放入粳米、百合。3.再次水开后放入提前泡好的莲子,改为中火熬煮即可。功效:宁心安神、健脾补肾。冬瓜荷叶汤材料:鲜荷叶1张、鲜冬瓜500克,油盐适量。做法:1.鲜荷叶洗净切碎,冬瓜不去皮洗净,切块备用。2.锅内放入少许食用油,放入冬瓜,加少许食盐,加水煮开。3.水开后放入荷叶碎煮致冬瓜熟透即可。功效:清热消暑、生津止渴。荷叶山楂粥材料:鲜荷叶2张、山楂50克、大米100克,冰糖适量。做法:1.山楂去核切片,荷叶切丝备用。2.锅内将水烧开,放入山楂片、荷叶丝。3.水开后放入大米煮熟即可。功效:消食健脾。(责任编辑:高继明)(来源:中国中医药网)
查看详情
薄荷疏风利头目
薄荷又名银丹草、夜息香,是唇形科薄荷属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薄荷作为常用中药材,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。薄荷有悠久的药用和食用历史,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,在日常生活中已被广泛应用于制药、食品、化妆品以及香料香精等多个领域。   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有薄荷的特征、栽培分布与用途:“薄荷,人多栽莳。二月宿根生苗,清明前后分之。方茎赤色,其叶对生,初时形长而头圆,及长则尖。吴、越、川、湖人多以代茶。苏州所莳者,茎小而气芳,江西者稍粗,川蜀者更粗,入药以苏产为胜。”“入手太阴、足厥阴,辛能发散,凉能清利,专于消风散热,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,小儿惊热及瘰疬疮疥,为要药。”可以看出,自明代,我国江、浙及四川一带已有栽培薄荷;及至现代,我国薄荷主要出产于江苏、安徽两省。每逢盛夏,无论是荒山野岭,还是池洼沼泽,都能见到野生薄荷的身影。薄荷的入药部位是干燥的地上部分。其味辛、性凉,归肺、肝经,具有疏散风热、清利头目、利咽透疹、疏肝行气的功效,可治疗风热感冒、头痛目赤、咽喉肿痛,麻疹不透、风疹瘙痒,肝郁气滞、胸闷胁痛等疾病。现代研究发现,薄荷中含有薄荷油、薄荷醇等挥发性成分,具有抗炎镇痛作用;薄荷中所含薄荷醇,外用可刺激神经而引起凉感,进而止痒并抑制痛觉神经;内服有祛痰作用,可帮助排出稠厚的黏痰;还可以帮助解除胃肠道痉挛。此外,薄荷还能增加一氧化氮的释放,增强体内自由基清除活性,可帮助长期坐在电脑前的工作人员抵抗辐射。薄荷的食用方法很多,或是泡水代茶饮用,或是与其他食材一起煎炒烹炸。现在为大家介绍3款薄荷美食:   薄荷粥 材料:薄荷30克、粳米150克,清水适量。做法:将鲜薄荷加入清水中,中火煎至香气溢出时关火,冷却。用粳米煮粥,待粥将成时加入薄荷水煎液,再次煮沸即可。功效:清新怡神,疏风散热,增进食欲,帮助消化。 玫瑰薄荷茶 材料:玫瑰15朵、薄荷2克,清水1升。做法:向水壶中加入1升清水,然后放入玫瑰及薄荷进行加热,水开后继续煮沸5分钟即可。功效:疏肝理气,提神醒脑。   薄荷芝士虾球 材料:鲜虾200克、薄荷15克、蛋黄1个,芝士粉适量、淀粉少许、盐适量、柠檬汁少许。做法:将薄荷叶洗净切碎,加入蛋黄搅打成蛋黄液。将鲜虾去皮开背,去掉外壳及虾线。向薄荷蛋液中加入淀粉、盐、芝士粉并搅拌均匀。将鲜虾裹满蛋液,并起锅烧油,待油锅6成热时放入虾球,炸至虾球定型即可捞出。捞出后挤上少许柠檬汁即可。(责任编辑:高继明)
查看详情